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红楼:这庶子太听劝了 > 第758章 投名状

第758章 投名状(2/2)

目录

徐庶拱手道:“主公,庶立刻去办,定会将方案制定得周全详尽。”

贾长生接着对庞统说:“士元,探子的安排就交给你。务必确保情报准确及时,让我们对各部落的动态了如指掌。另外,加强营地防御,以防那八个部落突袭。”

庞统应道:“主公放心,统定会安排妥当。”

这时,甘宁站出来,瓮声瓮气地说道:“主公,要是哪个部落不识好歹,不肯归附,俺就带一队人马杀过去,打得他们心服口服!”

贾长生笑着说道:“兴霸,武力是最后手段,能不动武尽量不动武。我们要以仁义服人,让各部落心甘情愿地追随我们。不过,你也要做好准备,若有必要,定要让敌人见识到我们的军威。”

甘宁挠挠头,说道:“好吧,主公,俺听你的。但要是真动起手来,俺保证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!”

贾长生又叮嘱众人:“此次收服部落,关乎我们的成败,大家务必谨慎行事。在与各部落接触过程中,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信仰,不可有丝毫傲慢之举。”

众人齐声应道:“谨遵主公之令!”

随后,众人各自散去,按照贾长生的部署展开行动。周瑜精心挑选使者,对他们进行细致培训;徐庶日夜操劳,制定着一份份详尽的合作方案;庞统有条不紊地安排探子,构建起严密的情报网络;甘宁则督促士兵加紧训练,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战斗。而贾长生自己,也密切关注着各方进展,期待着收服其他部落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,为应对那八个部落的挑战,以及在大员岛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在贾长生紧锣密鼓筹备收服其他部落之际,庞统安排的探子们陆续归来。贾长生得知消息后,即刻召集周瑜、徐庶、甘宁等一众心腹,齐聚在营帐之中,准备听取探子的汇报。

营帐内,气氛略显紧张,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风尘仆仆的探子身上。贾长生神色凝重,率先开口:“辛苦你们了,一路奔波。现在就将所探听到的其他十个部落的情况,详细说来。”

为首的探子抱拳行礼,清了清嗓子,开始汇报:“主公,我们对这十个部落一一进行了深入探查。先来说说离我们最近的白羊部落。这个部落以牧羊为生,族人性格温和,部落规模中等,约有三千余人。他们的防御设施相对薄弱,主要依赖周边的天然地形。目前,部落首领正为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牧场资源发愁,若我们能提供扩大牧场或者改良养殖技术的方法,他们极有可能归附。”

贾长生微微点头,示意探子继续。

探子接着说:“紧邻白羊部落的是青竹部落。此部落擅长竹编工艺,生活颇为富足。部落人数约两千五百人,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信仰。他们对自身传统极为看重,之前有外来势力试图染指,都被他们巧妙化解。不过,他们的竹编产品销售渠道有限,若我们能帮他们拓展贸易,或许能打动他们。”

徐庶在一旁记录着关键信息,同时问道:“那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何,是否知晓我们的意图”

探子回答道:“目前看来,他们对我们有所耳闻,但并不清楚我们的真实意图,处于观望状态。”

探子喝了口水,继续汇报:“再往南是飞云部落。这是个游牧部落,族人擅长骑射,机动性极强,部落人数约四千人。他们逐水草而居,目前与周边部落关系一般。听闻我们的势力后,他们内部意见不一,部分人认为我们是威胁,主张联合其他部落抵抗;另一部分人则觉得或许能与我们合作,获取更先进的武器和物资。”

甘宁听到此处,眼睛一亮,说道:“擅长骑射若能将他们收归麾下,我们的骑兵实力必将大增。”

贾长生点头表示认同,然后问探子:“对于主张合作的那部分人,我们是否有办法接触并争取”

探子思索片刻,说道:“主公,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有贸易往来的小部落牵线搭桥,先建立初步联系。”

探子继续说道:“还有石砾部落,部落位于山区,族人善于开采石料和打造石制工具。部落人数约两千人,规模虽小,但石制武器和工具在周边部落很受欢迎。他们目前相对封闭,对外部势力警惕性极高。不过,他们的开采技术较为原始,效率不高。若我们能提供先进的开采技术,或许能打破他们的防备。”

周瑜抚着下巴,分析道:“这类封闭部落,关键在于取得他们的信任。我们的使者需展现足够的诚意,先从技术交流入手,逐步建立关系。”

探子又汇报了几个部落的情况:“清泉部落,以渔业和农耕为主,水源丰富,土地肥沃,人口约三千五百人。他们与周边部落偶有冲突,主要是因为水源分配问题。目前,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不明确,但若是我们能协助解决水源争端,想必能获得他们的好感。”

“灵木部落,族人精通医术,善于利用草药治病救人,部落人数约两千二百人。他们崇尚和平,对战争极为反感。听闻我们收服部落时多以仁义为先,他们似乎并不排斥我们,但也没有主动归附的意愿。我们或许可以从医药交流方面切入,增进彼此了解。”

“疾风部落,族人以速度和敏捷著称,擅长追踪和侦察,部落人数约两千八百人。他们目前保持中立,对各方势力都在观察。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,若我们能展示一些独特的技术或工具,可能会吸引他们。”

目录
返回顶部